一、专业介绍
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与测绘、遥感、计算机等科学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与其相关的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及江苏省优先发展领域。
苏州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前身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筹建于2000年,2001年正式成立并招生。原隶属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城市与资源系及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地理系,为国家环保局和铁道部直接投资建设的本科专业,2001年两校合并,成立苏州科技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该系下辖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2007年,城市与环境学系与环保系合并成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组建空间信息与测绘工程系,下辖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经过多年的建设,苏州科技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拥有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水平的培养质量,成为江苏省知名专业。2011年,被遴选为苏州科技大学特色专业。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和大数据时代智能化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地理信息系统、遥感、计算机、空间定位、空间数据管理等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研究、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相关软件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空间信息领域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5年内可期达到以下目标:①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人格,遵纪守法,诚信为人;②具有从事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技术服务、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理学和其它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综合运用3S技术解决自然资源管理、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等工程问题;③熟悉数据库和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胜任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④具有独立思考和较强学习能力,能够在地理信息及相关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具备行业骨干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的能力,承担得起专业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任务;⑤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具备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需要。
三、毕业要求
1、具有科学理想、创新精神和专业信念,勤奋踏实、诚实守信、爱国奉献;
2、具有坚实的数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等理论知识基础,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技能;
3、具有综合应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识别、表达、分析复杂地理现象与过程,获取有效结论的能力;
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遥感图像处理、地学信息提取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技术,具有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和制图的能力;
5、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语言与开发平台,理解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步骤,具有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6、熟悉自然资源监测与管理、空间规划、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中应用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空间分析和数学建模的方法,能够综合运用3S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7、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跟踪并获取信息的方法,熟练掌握文献检索,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熟悉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最新工具和发展方向;
8、具备良好的口头书面表达交流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就地理信息领域相关问题与国内外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9、熟悉各种测绘地理信息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并掌握地理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进行应用;
10、具有一定的自然、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勇于承担责任;
11、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专业、社会发展的能力;
12、具有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具有批判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四、课程与毕业要求关系矩阵
(略)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遥感概论、测量学、GIS空间分析、组件式GIS开发、GIS设计与应用、空间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NSS原理与应用等。
六、课程体系设置与修读要求
课程体系设置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课程以及素质拓展五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38学分,占23.0%;学科基础课程33.5学分,占20.3%;专业教育课程54.5学分,占33.0%;集中实践课程30学分,占18.2%;素质拓展9学分,占5.5%。
课程设置情况详见表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安排表》。
学时和学分情况详见表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各类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学分统计表》。
培养方案监测数据信息情况详见表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监测数据信息统计表》。
七、授予学位与学制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制四年,学习年限3-6年,毕业最低学分为 165 学分。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取得素质拓展所需学分,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可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八、就业导向
毕业生适合到智慧城市、大数据相关领域的软件公司、数据供应商及有信息系统维护、大数据分析业务需求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作,也可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
九、必要的说明
1、本次制订的培养方案,根据学校的有关要求和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课程规定,并结合我系近年教学实践对课程设置的经验总结而完成。
2、本专业的培养定位是以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及GIS开发与应用为核心。
3、本专业分两个培养方向: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向和空间数据采集与分析方向。方向课程在进入第四学期后陆续开课,每个方向限定选修17个学分,包括5-6门理论课程和1个综合实习课程。
4、本培养方案将在2018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中,试点实行教师(教学团队)全面负责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指导——科研导师制——实践环节指导——毕业环节指导为一体的全程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